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红塔区以实干作风提升群众获得感

2025-08-05 16:18:20
logo 语音播报


自深入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红塔区紧紧围绕作风建设等关键环节,秉持钉钉子精神,积极践行“开门搞教育”的群众路线。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红塔区精准发力,推动一系列民生难题得到有效解决,让群众的获得感持续提升,幸福感不断增强,安全感更趋稳固。



为解决群众办事多头跑,矛盾纠纷调处周期长、易反复的问题,玉带街道以街道、社区两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为契机,主动靠前站位、强化责任担当。街道综治中心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探索基层治理“1+5+3”新模式,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建设,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走深、走实、走细。截至今年六月底,玉带街道综治中心信访系统受理14件,规定时限内办结8件,6件正在办理中;街道信访接待13件,办结3件,10件正在办理中;玉溪市民生诉求服务一体化平台办理系统受理1728件,办结1620件,108件正在办理中。玉带街道综治中心共计受理排查矛盾纠纷558件,涉及1027人次,受理办结518件。玉带街道平安法治办负责人孙金龙介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1+5+3’的模式来做好综治中心的相关工作,建好一个中心,搭建实战平台,让社会治理服务在基层;同时抓好5支队伍建设,发挥多方力量,让社会治理实践在基层;突出3个实效,实现精准赋能,让社会治理扎根在基层。”



今年6月底,作为红塔区首个被纳入云南省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项目的社区,凤凰街道葫田社区举行了一场关乎居民幸福生活的推进会。围绕“维修难”“环境差”等民生难题,为居民提供专业化服务方案,并同步推出专为社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银龄守护卡”,针对辖区内无物业小区的“贴心管家”志愿服务项目也全面启动。葫田社区居民徐丽芳开心地表示:“社区开展的这些服务真是想到我们老年人心坎上了,现在有困难找社区就能解决,既不用让孩子操心,又能让他们安心工作,对我们老年人来说真是件大好事。”目前,葫田社区建立了“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服务机制,整合13支868人专业队伍,实现服务从定点到动态、单一到精准、短期到长效的转变,通过需求导向、资源整合,在解决居民实际困难的同时,探索专业社工与志愿服务的深度融合路径,为全区提供可推广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聚焦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红塔区持续拓宽区域医疗服务的广度和深度。4月12日,红塔区中医医院(玉溪市中医医院红塔院区)正式启用,开启区域中医新篇章,为市民送上“家门口”的优质医疗服务,填补了红塔区长期缺乏区级中医医院的空白。作为一所按照国家二级中医医院标准建设的公立性中医医疗机构,医院共设置床位275张,拥有1.5T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彩超、生化免疫流水线、电子肠胃镜、康复理疗等先进的医疗设备,以及功能齐全的病房设施和医术精湛的医疗团队。市民李汶霖说:“新医院比较大,停车也很方便,来看病的指引也比较直观,医院还有不定期的义诊活动,能请到省级名中医,对我们这种不方便去外地看病的来说比较方便。”



针对村民提出的溶洞路面破碎、龙马溶洞资源闲置等问题,小石桥乡在今年3月投资170万元启动实施溶洞路大修项目,主要对溶洞路3600米原有路面进行沥青修复、安装波形护栏、青石里程碑等,并于5月8日完成主体建设,为周边至少60余户200多名群众提供安全保障,极大提升了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感,同时,打通连接龙马溶洞与城区的交通要道,助力乡村旅游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6月17日,小石桥乡响水村农文旅田园综合体先导示范区——“地球生命主题公园”项目在龙马溶洞景区正式启动,该项目将喀斯特地质遗产与7亿年地球生命演变史深度融合,打造沉浸式地球生命主题公园,开创“地质遗产+科普研学+奇幻体验”的文旅新模式。该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项目还特别规划了高原喀斯特生态修复示范区,采用光伏幕墙、雨水回收等低碳环保技术,在保护生态、修复生态、体验生态的良性循环中走出一条持续发展道路,让‘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


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契机,红塔区一体推进学查改,将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为破解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行动,不仅让民生诉求在高效办理中得到回应,更让群众从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感受到作风转变的温度与力度。红塔区将持续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把实干作风贯穿民生工作全过程,进一步聚焦群众需求升级,深化基层治理创新,不断优化服务模式、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效,让“解民忧、纾民困”的实干举措更实更有力。


红塔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杨瑞雪

红塔区融媒体中心编辑:施怀 杨瑞雪

红塔区融媒体中心审核:姚奕君





全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打开享红塔融媒体客户端,查看更多内容
立即下载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