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玉溪市生态环境局红塔分局组织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经验推广观摩活动,通过实地研学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创新模式。
当天上午,市、区两级生态环境局联合11家区级职能部门,深入大营街街道甸苴社区祭龙处村,现场考察污水处理设施创新工艺全流程,重点学习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技术突破。甸苴社区祭龙处村是红塔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区推进”试点项目治理点位之一,因地制宜采取“化粪池主体异地模块化浇筑+转运至设施建设现场吊装”的施工方式,有效破解传统浇筑工艺在特殊地质环境中的实施难题。
大营街街道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心主任 万霄峰
现在这个位置原来是老河道,浸水比较严重,我们就采取这个新的办法,采用“大三格”化粪池的工艺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选用沉厢工艺,先把污水处理箱体浇筑好,缩短开挖时间,快速放入箱体,完成整个施工过程。
据了解,红塔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区推进”试点项目覆盖7个乡(街道)121个自然村,其中,61个自然村通过纳管方式进行村庄生活污水治理,60个自然村通过非纳管方式进行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祭龙处村作为非纳管治理典范,其模块化施工经验为同类项目提供了重要技术参考。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红塔分局党组成员 鲁冬梅
当前非纳管方式污水处理的项目已完成建设35个、正在建设19个。这些项目都是争取了省级的环保资金立项,目前已经拨付了327万元用于项目的建设。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项目建设,按工期完成项目,把做得好的项目经验在全区推广实施。
红塔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李书帆 李晃全
红塔区融媒体中心编辑:史敏 方思培
红塔区融媒体中心审核:姚奕君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