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塔区充分整合各类应急救援力量资源,强化全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构建高效统一的综合应急救援体系,成功实现“一支队伍搞救援抓治理”的“红塔方案”,为辖区安全保驾护航。
进入森林草原防火重点期,红塔区分布在各乡(街道)和各消防站点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迅速进入了备战状态。近日,在红塔区九龙池消防救援站训练基地,一场森林草原防灭火实战演练紧张有序进行。队员们身着训练服,携带专业设备,分组进入林区模拟扑火行动。凭借精湛的专业技能和高效的团队协作,演练各环节衔接紧密、一气呵成,充分展现了队伍的专业素养与精神风貌。
红塔区九龙池消防救援站分队长 矣存福
平时对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有业务理论、体能、装备操作、安全技能这些进行训练,还有一个就是重点区域,我们带装巡护,辖区熟悉演练。
红塔区九龙池消防救援站目前共派驻50名综合应急救援队员,承担着九龙池片区的森林草原防灭火、综合应急救援及基层综合治理等工作。站点配备了1000余件风力灭火机、森林消防水泵等森林火灾扑救设备,17辆运兵车、装备车和小水罐车,以及部分地震救援、洪涝排涝等装备,确保灾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高效处置。
红塔区九龙池消防救援站分队长 矣存福
我们接到指令之后,先是拉响警铃,3分钟之内必须带装出发。到现场之后,我们首先安排一组侦查组,把灾情情况反映到指挥部,然后我们再下达如何开展救援工作的指令,根据指令有序开展救援。
为充分发挥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在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和强化全区综合应急队伍体系。2019年至2023年,红塔区分“三步走”对消防专职救援和综合应急力量进行了深化改革,将原来由应急管理部门管理的政府专职消防队、区季节性扑火队等划转到区消防救援局进行整合。同时,取消乡(街道)季节性扑火队,建立基层常备综合应急队,与各乡(街道)专职消防员共同管理调度,为全区实现“一支队伍搞救援抓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后,全区常备综合应急力量达351名,其中综合性消防救援队251名,综合应急队100名,分布区消防救援大队,红塔、大营街、研和、九龙池4个消防救援站和11个乡(街道)。这支全天候响应、全时段待命的队伍,既是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也是森林草原防灭火专业队。通过队伍“统建、统管、统用、统训、统调”,完成了林草、应急、消防三部门的资源整合,在常态化武装巡查、防火宣传和增援玉溪市内外森林火灾扑救等方面成效显著,有效提升了全区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水平。
红塔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 瞿绍友
通过实施改革以来,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改革以后全面优化整合了资源,进一步健全了红塔区应急综合救援体系;二是进一步提高队伍标准和要求,强化了全区常备综合应急力量;三是将原来分别由几个部门管理的队伍进行了整合,有效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总体而言,通过近一年的改革实践检验,队伍管理更加规范、响应更加灵敏、出警更加迅速、指令更加通畅、配合更加默契、保障更加有力、处置更加高效。
红塔区“一支队伍”除了开展防火巡查检查、监督管理、宣传教育、应急救援等应急救援工作外,还积极参与辖区安全生产、节事安保、创文固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基层治理工作,全方位助力红塔区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据统计,年内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同比减少3起,火灾事故同比下降22.2%,全区“防、救、治”全链条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了从“物理相加”到“化学反应”的深刻转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应急管理“红塔方案”与“红塔模式”。
红塔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 瞿绍友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专兼结合、专常兼备”原则,下一步主要从三个方面对队伍建设进行加强和管理。一是进一步优化指挥调度、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完善专业指挥、协调顺畅、配合紧密、调度有序的运行机制;二是统筹开展综合应急队各领域训练、集训工作,切实提高队伍安全意识和作战能力;三是积极向上争取,整合资源,补充完善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设备,不断增强科技信息化投入,提升处置能力和水平。
红塔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郭雨晨 方思培
红塔区融媒体中心编辑:李海冬 马超
红塔区融媒体中心审核:姚奕君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